在战列舰开火后,巡洋舰和驱逐舰也开始开火射击。
(即可找到本站)但是他们不像皮粗肉厚的战列舰,有着强大的防御力,能几乎视硫磺岛上的火炮,所以他们可不敢像战列舰那样停下来,甚至干脆把锚链丢下来开火,这样虽然射击精度更高,但一旦对手还击,这样的目标也更容易被击中。
所以,他们依旧保持着十二节左右的速度,一边航行一边向着预定目标喷吐着火焰。
“将军,敌人的军舰在我们的射程内,请下令向敌人的军舰开火吧!”
一个少佐军官对栗林忠道说。
“不行,还不到时候。”
栗林忠道摇了摇头,好像是怕手下自行其是,栗林忠道又补上了一句,“我们的打炮不是用来打这些军舰的。
对于美国人来说,军舰的受损是算不得什么的,他们并不在乎这种纯粹物质的损失。
他们的生产力能很快的弥补这种损失。
对他们来说,最不能承受的损失是生命的损失。
所以,我们的作战方式必须是能最高效的杀伤美国人的作战方式。
我们的大炮不多,炮也有限,这些都要留到敌人登陆之后,用来打击敌人的防护的步兵。
这才是最高效的做法。”
这些道理,栗林忠道已经不是第一遍和下属的军官们讲过了。
但是,日本军校长期以来向军人们灌输的“进攻思想”
可不是轻而易举的能够克服的。
日本军官们在军校里的时候大多接受过这样的教育:
“你有一个中队,前面来了敌军一个师,你打算怎么办?”
这是教官的经典的问题。
“先防御,等敌人在进攻中露出破绽之后在反击打垮他们!”
这个回答应该是很合理的吧,可你真要这样回答了,这次考试的成绩绝对是不及格了。
因为这个回答太没有进攻精神了。
能得高分的答案是这样的:“兵分两路,一部分正面进攻,一部分绕到敌后,防止敌人逃跑,最后包围歼灭敌人!”
一个中队(也就一个加强连)还想兵分两路前后夹击包围歼灭一个师,这样的答案放在除了日本以外的任何国家,绝对都会被送到某种医院里面去享受电击治疗,但在日本,这样的答案却是能得到高分的答案,照着这样的标准培养出来的日本军官,想正常一点都不容易。
比如在瓜岛送死的那个觉得靠自己手中的不到一个联队的轻步兵(千把人)就能干掉至少5000个得到了重武器支持的美国陆战队的一木清直,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。
不仅仅低级军官如此,就连高级军官也不例外。
比如说发动英帕尔作战,将大批部队送到野人山里面去饿死的那个牟田口廉就是这么个货色。
在这样的教育下量产出来的军官里面,栗林忠道是少有的在事实面前清醒过来了的异类。
面对这如今的战局,栗林忠道已经明白,日本不可能在这场和美国人的对抗中获得胜利了,现在的问题只是如何败,败到什么地步的问题了。
栗林忠道知道,早在43年,美国人就和英国人和支那人在开罗发表了一个宣言,开出了一个日本人法接受的终止战争的条件,那就是条件投降。


